如何让自己的比特币消失,这是我们区块链研习社高级课程里的一个游戏环节,虽然通过语音方式讲解,但是希望更多人能动手参与。这个游戏表面看显得有些滑稽,但实际上我希望通过借助这次课让大家能够更深入理解比特币里的公私钥怎么回事,以及理解比特币这个全球最大分布式网络。
很多人开始知道了比特币,特别是上次“想哭”勒索病毒大规模爆发,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神奇的东西的存在。但是,绝大部分人能了解到的比特币仅仅局限于在某个交易所买到了一个叫做“比特币”的东西(当然还有一部分甚至不知道如何买卖,网上去查吧),但是对于这个“比特币”究竟是何物,是不是我们听过的、学习过的那个比特币,根本没有去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通过前期的一个叫做“你怎么知道买的比特币是真的呢?”的课程,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以及知道交易所的“比特币”远非我们的想象。
而这次的课程呢?你将更能加深对比特币的认识。
我们暂时仅仅从“加密货币”这个角度来说说比特币,所谓的比特币:
因此,从这个描述里我们可以知道,对公钥和私钥的理解非常关键(公私钥是我提到的“区块链学习的make集”的第一个),因为比特币在流转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公私钥计算和转换过程。当然,这个转换是单向的:通过私钥可以计算公钥,通过公钥无法计算私钥。
比特币通过公钥来生成收款地址,收款地址是不限制数量的,而实际上钱包程序(至少Bitcoin Core是这样)针对每个收款地址都有一个对应的私钥地址。下面是我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个截图:
在使用这个钱包的过程中要非常小心,因为Core钱包默认会对所有区块数据进行同步,通过提示来看,目前要同步至少120G的区块数据,如果一不小心,每次同步,硬盘会慢慢被塞满,所以记得关闭钱包界面右下角的网络图标。
上面是通过钱包对地址和私钥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而实际比特币在计算公私钥的时候还是“蛮复杂”的,因为很多人看不懂16进制,看不懂很多加密算法,所以碰到一个奇怪的字符或函数名都会头疼,比如ripemd160、sha256、base58等等。但如果能动手一下,其实并没想象中那么复杂。
下面是一个地址的计算的流程图:
有了这样一个计算过程,我们是如何实现让比特币“消失”的呢?其实,有种最笨的方法,就是生成一个公私钥,然后给对应的公钥地址转账,接下来把这个私钥扔掉或者彻底忘掉,那么以后没人能够还原这个私钥,不就实现“消失”了吗?
但是,英语里有句话说的是“no pain, no gain”,中文意思是“不劳无获”,代价不能白白花费呀,所以消耗了比特币,我们希望“永生”。这也是本次课程的终极目的:消失是为了永生!
在实现这个目的之前,我们要对比特币到底是什么进行重新考量:
作为今天的游戏实验,我们利用的是其中第3点:比特币是全球最大的分布式网络!由于这个网络里记录了所有的交易记录信息,因此,可能可以尝试把信息以交易的形式存储于这个永不灭亡的网络里。
好,原理搞清楚了,现在看怎么去做。回到上面的“地址计算流程”图,我们在第3步动点手脚。比如,我们需要将一条信息“Hello Bitcoin!”永久记录到区块链里,可以对这个字符进行sha256计算,于是生成一个哈希值,然后替换掉第3步中的值,并继续下面的生成过程,最后得到一个收款地址,假设是1DDiE5gkXGTnFS3TGXEV6SUVjEYnNDdfxH。
于是,这个收款地址就生成了,但是大家发现没,我们这里并没有产生私钥。而且根据公私钥的原理大家也知道:根据公钥计算出私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这里我们给这个地址进行转账,于是交易记录就产生了,而且,做到了把“Hello Bitcoin!”这个字符串的哈希值永久地记录进了区块链里。
因此,我们所有的目的就实现了!
实际上,这不是我的首创,很多人都这么干过,很多人利用比特币的区块链网络是全球最大的分布式网络,而且寄生于互联网而存在,不可能消灭,因此将比特币作为底层,把大量的哈希值信息记录进去。大家看看下面这个图,每笔交易金额都是1聪: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了这样一个过程。比如上面这个图里面那一列收款地址,背后实际上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含义。
最后,不要被这些貌似复杂的计算过程给吓到,因为不需要懂得这些函数的原理,这些函数在网络上是很容易获得的(有些可能要翻墙),我列出了一些,供大家学习和动手时使用:
今天课程到此结束,大家动起来吧,有问题留言交流。
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反馈给客服,进行找回。
凡是在这个交易所的账户里存有比特币的,所有的币都在交易所的大帐中,停止交易或者交易所跑路倒闭了,那么所有的币都属于交易所实际控制人(拥有大账账户密钥的人)得了。
因此如果出现交易所官方问题时一定要及时联系到官方的客服,进行找回,另外数字资产、区块链等技术会产生不容易预测到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规范。
拓展资料:
CBDC,全称为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ies,译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在其关于CBDC的研究报告中给出这样的定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货币的电子形式,家庭和企业都可以使用它来进行付款和储值。
1、中国版CBDC被描述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而我们所说的DC/EP是中国版的央行数字货币,译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2、国际清算中心(BIS)与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两个权威国际组织联手在2018年和2019年对全球60多家中央银行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各国央行在数字货币上的工作进展、研究数字货币的动机以及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70%的央行都表示正在参与(或将要参与)数字货币的研究。
3、真正拥有比特币的人基本不在网上存储代币,而是将这些货币存在硬盘里。比特币的代码是开源的,这也就意味着,技术人士可以修改代码,产生源源不断的虚拟货币。也就突破了比特币“总量有限”属性。这些虚拟货币可以与法定货币兑换,例如比特币可以兑换成日元,日元可以与世界上几乎所有法定货币兑换。
这种情况下,如果虚拟货币的数量任意增加,那么整个国际货币体系就出现了问题,因此2017年9月4日,央行叫停代币交易平台的兑换功能,特别是与法定货币的兑换功能。
比特币不能作为货币的原因:
1、交易平台的脆弱性。比特币网络很健壮,但比特币交易平台很脆弱。交易平台通常是一个网站,而网站会遭到黑客攻击,或者遭到主管部门的关闭。
2、交易确认时间长。比特币钱包初次安装时,会消耗大量时间下载历史交易数据块。而比特币交易时,为了确认数据准确性,会消耗一些时间,与P2P网络进行交互,得到全网确认后,交易才算完成。
3、价格波动极大。由于大量炒家介入,导致比特币兑换现金的价格如过山车一般起伏。使得比特币更适合投机,而不是匿名交易。
4、大众对原理不理解,以及传统金融从业人员的抵制。活跃网民了解P2P网络的原理,知道比特币无法人为操纵和控制。但大众并不理解,很多人甚至无法分清比特币和Q币的区别。“没有发行者”是比特币的优点,但在传统金融从业人员看来,“没有发行者”的货币毫无价值。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0-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国内不允许提币,是违法行为。
比特币类似电子邮件的电子现金,交易双方需要类似电子邮箱的“比特币钱包”和类似电邮地址的“比特币地址”。和收发电子邮件一样,汇款方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按收款方地址将比特币直接付给对方。
比特币消费方式
许多面向科技玩家的网站,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交易。比如火币、币安、OKEx之类的网站,以及淘宝某些商店,甚至能接受比特币兑换美元、欧元等服务。毫无疑问,比特币已经成为真正的流通货币,而非腾讯Q币那样的虚拟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