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bitcoin)诞生于2008年的一篇论文。
一个署名为中本聪的人,提出了革命性的构想:让我们创造一种不受政府或其他任何人控制的货币!这个想法堪称疯狂:一串数字,背后没有任何资产支持,也没有任何人负责,你把它当作钱付给对方,怎么会有人愿意接受?
Merkle tree
跟二叉树长得很像,只是这个是下面两个节点取哈希值得到上面节点。只需要记住根节点,就可以检测整棵树有没有被篡改。
根哈希值存在block header里,交易过程存在block body里。全节点包括block header和block body,但是轻节点(比如手机上比特币钱包)只包括block header。这棵树可以证明包含某个交易已经被写进了区块链。
3.共识协议
去中心化的货币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谁能发行数字货币:挖矿。
2.怎么验证交易的合法性:区块链。
双花攻击(double spending attack)
双花攻击是数字货币的一个主要挑战。
比特币中的交易都要有输入和输出,币从哪来,花到哪去。
正常情况也可能有两个分叉,因为两个节点同时获得记账权,两个节点打包的区块,同时计算出了那个随机数。此时会暂时两个分叉共存,直到其中某一个区块抢先找到了下一个区块,这条就成了最长合法链,另一个分叉就被丢弃。
女巫攻击(sybil attack)
某恶意节点不停产生账户,账户总数超过总账户的一半,则取得了区块链的控制权。
比特币中的共识协议(Consensus)
一些节点是有恶意的,大部分节点是好的。
想法1:把一些交易打包到区块里作为候选区块,让每个区块投票,如果通过就写入区块链。
不行,因为有的恶意节点一直发布一些含有恶意交易的区块,则一直投票,占用资源。而且有的节点不投票。
想法2:不按账户个数投票,而是按照计算力投票。每个节点都可以产生合法交易放入区块,这些节点就开始试随机数,直到找到H(block header)≤ target,则这个节点有记账权。
唯一产生比特币的途径
coinbase transaction。这个不用指出币的来源,有了记账权的节点(找到了随机数)会有出块奖励。
50BTC->25BTC->12.5BTC,每21万个比特币,奖励就减半。
比特币争夺记账权的过程叫挖矿。争夺记账权的节点叫矿工。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
根据《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我国境内没有批准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根据我国的数字货币监管规定,投资者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数字货币交易的自由。
温馨提示:
1、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2、在投资之前,建议您先去了解一下项目存在的风险,对项目的投资人、投资机构、链上活跃度等信息了解清楚,而非盲目投资或者误入资金盘。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应答时间:2022-02-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可以看到交易的流转,但是不能确定账户对应真实世界的人。
比特币账户就是一个地址,一个地址对应一个账户,但是比特币开户是不需要身份证明的,所有人都可以开通比特币账户,而且比特币账户可以开通的数量比全地球的沙子还要多,一个人可以对应多个账户,所以不知道具体这个地址对应哪个人,也就是匿名。
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多半已经在进行比特币投资了。但很多朋友只是在比特币的交易所中注册了账户,购买了比特币,并且能看到每时每刻都在跳动的折合成人民币的总资产数字。仅仅这样的话,你还没有真正意义拥有过比特币。为什么这么说,又怎么样才算拥有自己的比特币,得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比特币钱包。
钱包这个名称其实有很大的误导性。但已经约定俗成。钱包已成为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货币领域的一个专用名词。现在中国有了数字人民币,为作区分,借用比特币钱包的概念,我们把支付宝、微信支付也称为了钱包。
比特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钱,不是任何银行、机构制造出来的。它非常像我们熟悉的黄金,是无数多人公平地通过努力挖掘到的,也因此大家把比特币的产生叫做挖矿,把比特币叫做数字黄金。换个比喻,发明比特币的人,给大家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方程式,这个方程式共有2100万个解,每个解就是一枚比特币,而且获得这些解的方法也是公开的,且难度逐年提高。那些所谓的矿机不断消耗电力和算力就是在拼命地解这个方程式,以获得足够多的正确的解。即便是比特币的发明人中本聪,也只能通过同样的努力,才可能获得比特币。
那么比特币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不好意思,很难说清楚比特币长成什么样子,这就好像我们很难理解爱因斯坦所描述的四维时空。简单形象地来说,它是一种社群共识,社群中的每一个人按照算法协议,共同认可这个正确的解是由你解出来的,并在每个人的账本上面都做了同样的记录,除非超过一半的人都串通好修改了各自的账本。这也就是区块链原理的一种最简单的表述。后面有机会再专门给大家介绍什么是区块链。
这套每个人都有的一模一样的账本中,存在很多不同的账户信息,这些账户,也就是比特币的公钥。而账户对应的密码,就是私钥。他们长成下面的样子:
公钥也叫地址,是可以对外公开的信息,好比你的银行卡号,你可以将这个卡号告诉别人,别人知道了你的卡号就能往里面转账,但不能从中取款。
而私钥则相当于你的银行账户密码,有了密码,你就可以管理你的账户,可以从中取款,或者转账给别的银行账户。
与银行账户密码略有不同的是,仅仅知道银行账户的密码,什么也做不了,还得知道卡号才行。但比特币的私钥中是包括了公钥信息的,也就是说,即便你忘记了公钥也没有关系,只要记得私钥,就能算出公钥来。
所谓的比特币钱包,就是管理你的比特币私钥的一个工具。钱包里面并没有比特币,但却可以通过钱包方便地打开大家的账本,查询这个账户对应的钱和交易记录,以及向其他账户转钱(让每个账本都记录一笔相同的转账信息)。
你一定会问了,我在交易所中的账户,那里能看到我有多少币,不就是钱包吗?
没错,如果交易所够良心,也够有实力不出现被黑客攻击的话,那是你的钱,而且交易所的账户,广义上来说,也属于一种类型的钱包。但在我们前面所说的社群账本中,根本不存在任何跟你有关的账户信息。能查得到的,只是交易所的账户,这个账户中是包括了交易所所有投资者的比特币的,具体你占多少,他占多少,则记录在交易所自己的一个小本本中。这个小本本很容易被偷盗、篡改,甚至整个交易所跑路了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你应该明白,如果你从来没有使用过任何比特币钱包,从来没有从交易所提取过你的比特币,你在区块链的世界中就从未存在过,也就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拥有过比特币。
既然比特币没有实物形态,那么比特币钱包装的是什么呢?
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没有实物形态,可以存储在比特币钱包里。比特币钱包里存储着你的比特币信息,包括比特币地址(类似于你的银行卡账号)、私钥(类似于你银行卡的密码)。
就像实物钱包里可以存放多张银行卡,比特币钱包里也可以存储多个比特币地址,以及每个比特币地址所对应的独立的私钥。比特币钱包的核心功能就是保护你的私钥,如果钱包丢失,你将永远失去这笔比特币。
比特币钱包有很多种形态,如PC或手机钱包客户端、在线网页钱包、甚至是记录了比特币私钥的小本本(纸钱包)或者大脑(脑钱包)。你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钱包。俗话说“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采用多种方式分散存储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式。